一.儿童类服务注意事项 
1.进入福利院后必须洗手后才能接触孩子; 
2.未征得保育员同意前,千万不要随便喂孩子食物,尤其不能喂吃孩子果冻和坚硬的食品; 
3.如您身体不适,如患有感冒、咳嗽或其他可能传染孩子的疾病,请暂时不要参加照顾儿童的活动; 
4.抱小孩时动作要轻、柔,尤其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颈部; 
5.第一次去时一定要先看领队怎么做或向保育员咨询后再亲近孩子; 
6.不要太溺爱某一个孩子,这样不但容易导致他滋生不良习惯,也会伤害周围的孩子; 
7.孩子最需要的是您的关爱而非怜悯,他们和我们一样,渴望鼓励、平等、参与、尊重; 
8.对孩子最有利的是长期、一对一形式的帮助,如果您愿意坚持,请咨询领队或保育员; 
9.未经福利院允许,不得将孩子带出福利院大门; 
10.必须尊重福利院的所有工作人员和与您一起活动的义工,服从福利院和领队的安排; 
11.离开福利院时,请帮助整理周围环境,并且注意不要遗漏自己的物品. 
二.如何照顾老年人(老年类服务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心理转变 
1、个人方面 
·退休、年老使老人在权力与角色方面有所改变,由照顾者变为被照顾的人 
·在经济方面,由主动付出变为被动接受.加上生理的退化,使老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不善用时光,终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更带来无助及无奈的感觉. 
·老化过程也为老人带来体态的萎缩,自我形象降低,造成自卑感或缺乏自信 
2、与家人的关系 
·家人外出工作或上学,不免为老人带来一份孤寂的感觉,如遇上配偶死亡,老人更加孤单及缺乏安全感. 
·有时这些感受会导致行为的表现是刻意挑剔家人或凡事噜噜苏苏,藉以引人注目,减低被人遗忘的感觉. 
·家人的关怀,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至为重要. 
3、与朋辈的关系 
·老人了累积数十年的人生经验和个人习惯,有时候较难接受别人所持不同的意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也需要很大的适应. 
· 如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老人们又能成为对方的良伴. 
4、社会方面 
·社会对老人的一些刻板及负面印象,也影响老人的自我形象. 
·现代社会对传统不重视,经济占主导地位,对老人的照顾不足,都令老人产生无助感,觉得自己对社会已是没有用,对家人更是一个包袱. 
·社会人士的关心,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起重要作用. 
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的身体 
·长寿而不健康,对老人而言,除了是自己负担也是家人的负担. 
·老人需要协助面对疾病,也需要认识及预防疾病. 
2、经济独立 
·金钱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质素,也是参与社交活动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 
·此外,金钱对老人而言也是仍然拥有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扩阔社交圈子 
·老人需要与社会保持接触,需要别人的关怀和认同,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沟通上的守则 
1、保持尊重、友善和诚恳的态度. 
2、要有耐性,有充足的时间,避免作仓促的解释. 
3、在分析老人话语时宜小心谨慎,在老人未完成表达时不能胡乱下判语. 
4、避免与老人争辩,因为此举会促使对方沉默不言及趋向自卫. 
5、尽量选择较少受干扰的地点与老人交谈. 
与老人谈话的艺术 
1、如何展开话题? 
- 在这里的生活习惯吗? 平时有什么活动? 近来身体如何? 
2、如何引导出老人的感受? 
-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觉得如何? 你为何这样想? 你是否觉得……? 
3、如何打破老人的沉默? 
- 当老人讲完时,答以"唔唔",然后等待老人继续下去. 
- 重复老人最后讲的话或其中几个字,然后等老人继续下去. 
与老人沟通技巧(要) 
1、谈话要简短,多听少发言,做一定的笔记. 
2、在谈话的同时,留意老人说话的语气、表情及非语言上的讯息,为了解老人而听 
3、当你不明白老人在说什么,应该坦白询问. 
4、运用非语言的方法与老人沟通.例如:拍拍老人的肩膀、点头表示认同、握住老人的手等等. 
5、给老人适当的欣赏及鼓励. 
6、当老人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宜目注老人并表现出你是乐于聆听他们所讲的事物. 
7、在谈话结束后,应就老人所谈的内容作适当的整理,以便在下次谈话时能采取主动并吸取老人所谈的经验. 
令老人反感的语句(不要) 
1、命令式 "你不要哭"、"再努力些"…… 会令老人抗拒、逃避、自卫,因为老人们在过去是惯于做主的. 
2、说教式 "你应该这样"…… 会令老人羞耻、内疚及不满. 
3、争辩式 "事实是这样"、"你这样不对"……. 会令老人自卫、反驳及不敢坦言心曲. 
4、批评式 "你自己破坏了"……. 会令老人自卑及反抗. 
5、分析式 "你都是因为怕媳妇才会这样做"…… 会令老人愤怒、不安及自卫. 
6、逃避式 "我们不要说这些了"…….. 会令老人感到被拒绝而不敢坦言. 
7、责问式 "你为何不这样做"…… 会令老人觉得你对他或她不信任、不尊重. 
自愿工作者在探访老人前的准备 
1、清楚了解此次探访的目的、内容及对象资料; 
2、探访前保持身体健康,心境开朗,维持稳定情绪,并作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付探访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若探访前有任何事件导致服务者情绪不安或身体不适,应与组织者联络商讨. 
3、探访前如遇到暴雨警告或恶劣天气,请先于组织者联络,确保是否如期进行探访. 
4、保持仪表整洁 
注意事项 
1.老人因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所以应变能力较差,对冷热刺激反应变慢、怕冷,应注意避免烧、烫伤,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2.老年人较不容易入睡,且容易醒过来,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3.因消化道功能的改变、牙齿脱落、口水分泌减少、影响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食物要选择容易消化且采少量多餐(或是两餐之间给予准备点心),避免油炸、粗糙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免引起泌尿道结石. 
4.由于血液循环变慢,易造成起立性低血压,所以老人改变姿势时要慢慢的 
5.老人骨质逐渐流失,除补充钙质外,行动宜小心,预防跌倒造成骨折. 
6.因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老人洗澡水温度要适宜,少用肥皂,以免皮肤因抓痒引起发炎,沐浴后可以使用润肤乳液擦拭皮肤. 
【对老年人视、听觉的退化,生活照顾宜注意下列事项】: 
1.面对着老人说话,速度放慢并以手势协助老人了解. 
2.在语调方面,勿以高音喊叫,老人不易接收,必要时请教医师使用助听器. 
3.在走廊转角必须安装灯光,两边应有扶手以协助老人行走,夜间应保持适合的照明. 
4.楼梯每一阶梯应有不同色带,以免老人因视力不佳,分不清楚阶梯而摔倒. 
5.盥洗室内应注意地面不可太滑,马桶亦以坐式的为佳,而且周围要有扶手 
6.老人视力减退,所以室内光线要充足,常用物品放于固定位置,配戴适当的眼镜,看书报选择较大字体或使用放大镜,弥补视力之不足. 
三.智障儿童类服务注意事项 
1、不要迟到或早退,保证志愿服务效果; 
2、尊重工作人员的安排,协助工作人员的工作; 
3、认识到“智障”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智力低于正常;把智障孩子当成正常孩子一样看待; 
4、注意身上(包括背包)不要携带过多饰物或尖锐物品,以防损坏或刺伤孩子; 
5、如外出,出游过程中要多与孩子交流,比如告诉他们看到的东西的名称(即使孩子不说话);
6、尽可能蹲下或弯腰与孩子说话,保持与孩子的平等关系; 
7、规范自我行为(如礼貌用语、遵守交通规则等),给孩子以好的榜样; 
8、不要直接给孩子送礼物,可以交给幼儿园工作人员转交; 
9、如要拍照,请只拍摄与志愿者有关的内容;避免只拍摄智障孩子,更不要拍摄他们的面部特写 
            
 支持您喜欢
              支持您喜欢 查询我的
              查询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