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参赛作品113#】凤凰涅槃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lPpU0ozG20WLUYUxypW8Gicx8YiarYupWeF0jo3OnkmichDYOrdhYvowRgicPelyhKMIYLb7mjWUkicwkGDBdGlAtXA/0?wx_fmt=png

邢世樟,笔名:笺语心韵,男,浙江金华人,高中学历。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文艺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当代校园文艺》签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燕京文化/诗刊》签约诗人、作家、《西北作家》签约作家、金华市大地诗社会员、金华市金东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文大典》、《中华诗文典藏》编委。多篇(首)诗歌荣获当代文学精品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和散文荣获全国文学创作二等奖和三等奖,百篇(首)出版于《国际诗选》等各大报纸、期刊和微刊,为当代实力派诗人、作家。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lPpU0ozG20WLUYUxypW8Gicx8YiarYupWeb5VtkYTXrYibEPyj1Vcoib4yM1eLajj8CWF9ib2jD5KibMbEAcy5YwDjDA/0?wx_fmt=gif

凤凰涅槃——记大爱无疆的爱心天使陈欣鸿





文丨邢世樟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lPpU0ozG20WLUYUxypW8Gicx8YiarYupWeT9mDicpaPZ23HHwtABrTYs9HLI2iaAY7Zwibg0LibR7Q7nU6ibqjiaP6qrhA/0?wx_fmt=gif

认识陈欣鸿老师应该有多年了。陈欣鸿老师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会陌生,但是提起她的笔名莲心儿,很多很多的文友却都知道她和她的故事。在文坛里也一样,她的人生是一个传奇。

陈欣鸿,原名陈雪薇,笔名莲心儿,号妙因,公益网名:好人好梦,肢体二级残障。专职公益人,自由写作者,编辑。少年时期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有诗、词、散文等结集出版,曾获五部委短篇报告文学金奖。



因为陈欣鸿有着离奇多舛的身世、孤苦生存和拼搏奋斗的成长过程,经历的苦难非常人所经到过,历尽的辛酸悲痛更非常人所能想象,所以陈欣鸿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更以她不断的无私奉献,体现了她活着的自身价值和意义。



她可以说早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做公益了,助残助困助学支教,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和群体等等。

正是陈欣鸿这种悯天忧人之怀,还原她本质善良、无私大爱的本质,一颗博大无私的心。她关爱的孤残儿童有增无减,帮扶的孤寡老人年年递增。



多年来,平时生活省吃俭用,利用自己创建的“爱心无价”公益群,参与管理“十五元公益群”、“冬日阳光公益群”及“西部爱心公益社”,曾经先后救助了自闭症大学生闫喜;肾病少年张绍华;无脾女童于超;火灾余生的李树源全家;病危产妇姜桂荣;没有母亲跟着爷爷生话的李帅;没有父亲、多病母亲的王帅、植物人大学生刘继磊;双胞胎贫困学子卜祥涛和卜祥鹏;重症肌无力男孩张维利;脑瘫少年杨少军;脑瘤后遗症女童刘雯佳;掉入豆腐锅里严重烫伤的贫困大学生的父亲潘启富;母亲身患癌症儿子精神不好的袁平;母亲瘫痪多年去世、父亲又是肓人的姚金玲;高位截瘫重残孙伟东;被母亲遗弃、父亲癫痫意外去世、跟着奶奶生活的郑琛;紧急救助见义勇为的80后救火英雄“红色农民”王世伟和荆百岁;噬骨症儿童天爱;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学校28名贫困学生,以及其他贫困学子李瑶、于新月、王亚茹、王秀杰、郭鑫、李羚、杨帅、储少阳……等数百人。2010年又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陈欣鸿做了无计其数的爱心事业,从来没有去计较有什么得失,把个人的利益全然倾注在那些需要救助和关爱的人们身上。她本来就是十分不苟言笑而率真的人,一直默默地自已做着公益事,从不声扬。荣誉面前更不居傲,曾婉言谢绝了佳木斯市第一届风采人物采访和推荐评选。而她所做的每件好事却一再被人们传颂着,正如俗话说的:“恶事遭人唾,好事传千里”那句话。哈尔滨日报、哈尔滨电视台、佳木斯电视台、佳木斯日报、生活报、佳木斯日报新闻网、网易新闻论坛和黑龙江人大法制刊物等全国众多相关新闻网站相继报道了她的事迹。就在近两年还义务为残障人群做评委工作,并在爱传递“感恩的心”征文比赛中荣获评委工作纪念奖。



一个人献爱心首先需要勇气,更需要努力和坚持不懈,尤其是做公益慈善事业。

她曾对我说:“作为一位中国女性,为公益慈善事业尽一份心,尽管是微薄的,能够尽其所能回馈社会,也是为中国女性展现固有的慈悲情怀和力量。与其说投身公益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的负责,不如说利用公益救助贫困妇女和贫困山区的儿童,在彰显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社会发展和公益慈善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是的,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爱,不只是简单传递下去,更是一种温暖的扩散”。至少,我也是这么想的。



陈欣鸿2012年在为一位陌生的求助患者捐献造血细胞时因意外而致残,住院治疗长达6年半有余。《法制热点报》曾以“避免公益受伤,少不得法律法规的引导”为题详细报道了陈欣鸿受感染而倒下后的经历,她则认为:“献爱心,我也只是做了自已想做的该做的事,也更想为此而带动、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公益慈善



俗话说得好,“人贵有德”。古往今来尽管世事多变桀,但道德依然与人类同存,知善,行善,扬善,仍是以德为做人的根本,缘因人类社会需要道德。据统计,全国有8500万残障人士,他们很多人在接受爱心帮扶的同时,也都还尽自已所能去帮助他人。“从前和现在我始终都没什么钱,我帮扶这些孤儿、贫困单亲家的孩子或孤寡残病的老人,不一定是要给他们多少钱。我只是尽我的所能,通过现实和网络等各种方式发起号召,组织乐善好施的人,为大家搭建平台和桥梁。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有时间出时间,哪怕是帮上一句话也是好的呀。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也只能用手机联络义工朋友们了”。用陈欣鸿的话去理解,去发现,人们的困难和不快乐,好像都是她的事。自己已经伤残病痛缠身,受尽折磨,还在想着爱心帮扶的事,还在处处为他人着想,做好事,应该说她的心中还是充实快慰的。



陈欣鸿的身体是倒下了,可她的精神没有倒下,意志没有倒下!6年多以来即便病魔还不停歇地折磨她,依旧心向公益慈善不曾停歇,勇敢地继续前行和努力。最近,她又给遵义的贫困父子俩邮寄了两件羽绒服过冬,心里时刻装着那些老人和孩子。她有着难能可贵的“哲人无忧,智人常乐”的大度。一直义无反顾地在慈善公益爱心救助的路上前进着;用行动证明她的无私,用精神召唤道德的灵魂。



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获悉,在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中陈欣鸿排在第211363位。她这样写到:

            “我全身的口袋都是空的

             包包和银行卡也是空的

             我把我的全部都给了

             那些孩子和老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lPpU0ozG20WLUYUxypW8Gicx8YiarYupWeCVrOk3URPKsOTLS2PXAIaIravZibjMSiaoib4YT7gScG2mFesYH29shzw/0?wx_fmt=jpeg


她说过,人的生命属于大自然,灵魂属于自己。人活着就是为了爱,就是面对生活的正确选择,积极向上,真诚实在,活出精彩。她还那么的年轻,多么希望自已健康地站起来,快乐地学习着、工作着、生活着。于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坚持公益慈善成了陈欣鸿的爱,成了一种懂得,成了一种追求和支柱。以灵魂发声,悲天悯怀;以公益慈善践言践行,用文字召唤人性就是她终生不变的初心。




推荐动态
我要捐赠

支持您喜欢
的公益项目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我要捐赠

查询我的
捐赠记录

查询我的捐赠

扫码关注甘露公益

  • 总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