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参赛作品070#】唤醒爱 传播爱



作者简介

朱合兰  女 ,汉族 中国金牌志愿者,中国好人,共和国骄子,民间圣女,学雷锋五星级志愿者,南都人物,南阳名人辞典副主编,爱满人间(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南阳唐王府博物馆副馆长,朱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创会秘书长,资深媒体人等。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越分越少,唯有爱会越分越多,爱心不分多少,不分时间地点,只要真诚付出,奉献他人就会提升自己。她就是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邢海霞。


邢海霞,女,汉族,1976年出生,在农村儿时的记忆中,妈妈是如何孝敬爷爷奶奶的,如何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的她都没忘记。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她的家里能吃上一顿白面饭都很不错了,可是妈妈每月做一次好吃的都会给爷爷奶奶送过去,他们吃的是白面饭,妈妈吃的是黑窝窝的黑面饭。村里要是有过路的,卖东西的,晚上没饭吃的,没住的地方,都在他们家吃住。后来养成一种惯例,凡遇到这些情况都会推荐到他们家吃住。他们全家吃的是黑面饭,给别人吃的是白面饭,他们打地铺,让别人住床上。当时在邢海霞幼小的心灵里很不理解,觉得妈妈太傻,这时妈妈常教导她说: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手给予帮助,积善成福,多做善事,上天都会照应。妈妈的善行教育着她,影响着她,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善根。


在邢海霞上初中的时候,当时都是住校的,自己拿粮食和煤油灯,一周回家一次,她每次回校时都多拿一些粮食和煤油,妈妈说你多拿一点,如果哪位同学没有带,你可以分给他一些,不要饿着肚子上学,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饿着。这让她学会了分享。


爱与幸福都是双向的,学校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她遇到了好的老师,老师的鼓励使她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在学校里她到图书馆做志愿者,帮忙整理书架、修补图书,当看到别人拿着一本修补完好的书时,她的内心十分的快乐,她想此时看书人的心情和她一样快乐与幸福。尽管做志愿者比较辛苦劳累,当每次看到大家开心的笑脸时,所有的累都变成快乐了。她的生活和学习充实起来,她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是辛福快乐的。


她工作后遇到了一个好的领导陈静,她亲眼看到陈静多年来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在她大爱善行的感召影响下,邢海霞继续践行着志愿者的誓言。邢海霞对工作很认真,成绩突出,陈静推荐邢海霞加入了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邢海霞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协会会长朱合兰,16岁就做志愿者,全国金牌志愿者、中国好人、共和国骄子、全国学雷锋五星级志愿者、南都人物等,邢海霞带着真诚的爱和对领导感恩的心态走近了朱合兰的生活,她发现朱合兰对自己很苛刻,生活简朴得让人不敢相信,她天生吃素食,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更别说用洗衣机了,租住的办公室很简陋,也没有空调。但她独立资助过1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抚养5名孤儿,对贫困学生的捐助,她总是定期定点。对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的帮助,她总是带动大家一起行动。这样的情景一幕幕在邢海霞眼前回荡,她看到眼里记在心上,也成了她努力学习的榜样。在协会工作多年,邢海霞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付出,成绩显著,被选举为协会的副秘书长,负责协会的财务工作。不管是严寒酷暑邢海霞的业余时间都给了山村贫困学生。在一次走访过程中邢海霞接触到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叫王新,这个小女孩家住在大山脚下。爸爸过世了,妈妈离开了,她和年幼弟弟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邢海霞问王新有什么心愿时,性格内向的王新低下了头眼睛里滚着泪珠用很小的声音说:希望有人帮助她和弟弟顺利上学,爷爷奶奶病了没钱买药。


从那一天起邢海霞定期定点带着大家走进王新的家,给她捐助善款和学习生活用品,5年后王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里一高中。在追随协会的过程中,她严格要求自己,省吃俭用,把省下的每笔钱捐助给需要的人,每次下班回家,只要遇到摆摊的老人,不管东西是否需要,她都要买一些,好让老人早点回家,再把买来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当每次出去吃饭或者购物的时候,看到旁边有老人和残疾人需要帮助时,她都教育孩子把今天要花的零钱给他们,我们回家做饭吃,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也扎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提升自己。


孩子在学校只要看到要做的脏活累活都会争着去干,老师问她累吗?孩子说不累,妈妈经常就是这样做的。作为协会副秘书长,邢海霞在协会负责协会财务和每一笔善款。利用下班时间做好每一笔善款的记录,做到及时入帐,账目公开,账不过夜,保证每笔善款都用到孩子身上,不出任何差错,让会员放心,让会长省心,接受社会的监督。做好会长的助手,给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协会的章程时刻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弘扬爱传播爱,愿社会到处鲜花盛开,让爱满人间。从每个细节每件事做起,让每个人到了协会都有回家的感觉。


邢海霞和朱合兰一起去看望山村失学儿童


助人者最美,行善者最乐。志愿者很平凡,平凡的面容,平凡的制服,志愿者不平凡,不平凡的内心,不平凡的精神。志愿者是快乐的凡人,也是人间的天使。她正是其中的一名快乐的志愿者,她付出汗水,收获快乐,用微笑和服务体现志愿者的价值,邢海霞经常组织雷锋精神进校园,受益者数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主要来源于她不断学习和践行。每个人都需要快乐,快乐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奉献的快乐却是其他快乐不能比拟的,志愿服务是一种生活态度,邢海霞说:选择志愿者终身无悔,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奉献的同时收获着精神的愉悦与满足,我奉献我快乐。邢海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邢海霞带动着300多名志愿者长期致力于对失学青少年的专业救助,心中有德春光无限!


行善路上永向前,好人精神代代传!真诚美德似青莲。 在邢海霞的组织下大家共同努力走过了83所学校,为61所建立了图书室,捐助善款100余万,帮贫困学生圆求学梦,大学梦给他们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和行为的矫正,为他们奉献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推荐动态
我要捐赠

支持您喜欢
的公益项目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我要捐赠

查询我的
捐赠记录

查询我的捐赠

扫码关注甘露公益

  • 总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