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参赛作品047#】 民间圣女 故土情深


作者简介


王传豪     男,大学本科,河南新野籍。现任《南阳名人辞典》主编、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顾问、南阳新野商会副会长、中经招标集团南阳分公司顾问、中盟脑库文化集团董事。


作者简介


柳志金     男,南阳电视台资深编导,新梨园创办人,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


作者简介


马庆赐     男,大学学历,河南方城籍。现任《共和国骄子》副主编、《南阳名人辞典》副主编、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


https://mmbiz.qpic.cn/mmbiz/Ljib4So7yuWhdh3gUXv223icALkRFkwjQqxUxw1HpMiaDTRq0GSTdOE3picx6FMfmIloVnvFiaWGuoCFfhWiaFIrmRzQ/640?wx_fmt=other

民间圣女  故土情深  


         ——记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朱合兰

https://mmbiz.qpic.cn/mmbiz/Ljib4So7yuWhdh3gUXv223icALkRFkwjQqxUxw1HpMiaDTRq0GSTdOE3picx6FMfmIloVnvFiaWGuoCFfhWiaFIrmRzQ/640?wx_fmt=other

文丨王传豪、柳志金、马庆赐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jqNmoJYibQK7pMNOPJ6PNEQITYTtLliaAeJ1173BxY6rZMQe5MA8I6zArOpLF7ibhN81sibXAdP2v2Mw/640?wx_fmt=png

这是一个奇女子,她天生菩萨心肠,心地善良,一只蚂蚁和小虫都不曾伤害。在电视台工作,却数十年如一日生活简朴,她如圣女般把一切奉献给公益慈善事业。她出身河南省方城县一个小山村,在地图中都无法查看到的山村,但她从小深受大爱的双亲熏陶,自幼立志以帮助他人为乐,单身的她先后帮助了10个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抚养了五个孤儿。她二十一年志愿者生涯,怀揣“不忘初心、爱满人间”的大爱,勤勉前行,荣获“全国学雷锋五星级志愿者”、“河南省青年好网民”、河南省国学会大爱义工志愿者联合会和家天下圣贤文化联合会特优志愿者、南都人物、方城好人馆好人、“爱心传递大使”等殊荣。


  她就是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朱姓分会创会秘书长、南阳唐王府博物馆副馆长、《南阳名人辞典》副主编、爱满人间(北京)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合兰。


  爱是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孝是一种美德代代相传,成功哲学不是赢过多少人而是帮助过多少人。朱合兰出生在方城县柳河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幼受父母言传身教,关爱他人救助孤寡重病,贫困学子,处处为他人着想。三十年前,朱合兰善良的父母,以勤劳和俭朴,支撑着这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九口之家。除了他们的三个年幼的女儿,母亲又捡回了两男一女三个被人遗弃的可怜孩子,还悉心奉养着孩子们的奶奶。当时生活比较紧巴,年下(春节)蒸馍都是给自己的孩子吃黑馍,给收养的孩子吃白馍。一直供他们上学,给他们成家。朱合兰16岁就踏上了志愿者之路,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热衷慈善事业。她用自我的行动去感召、带领、凝聚了四万余名线上线下的志愿者一起投身慈善事业。累计捐助380多所学校,救助贫困学生48401名、孤寡老人8956人、重病患者8293人,物资善款共计43963911余元。帮助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大学梦,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2006年成立爱满人间救助团;2009年成立爱满人间网;2013年4月朱合兰成立了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多年来,她和志愿者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满人间,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7万场次,组织专题国学传统文化服务社会活动数万场次,受益群众不计其数。她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慈善事业。


  为解决家乡山村出行困难,2010年,她帮助家乡修了一条水泥马路,架起了一座桥,打了两眼井,村民们感激地要在村口为她竖立丰碑,并将这条路以她的名字命名,这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安排把立丰碑的钱用做学校建设,她把这条路起名为——和谐路!寓意全村和谐!自己只愿做铺路石,终生为大家服务。朱合兰和她的团队都是中国公益慈善界的痴迷者、践行者。她见不得破败的校舍,见不得无学可上的青少年。2010年冬天,她带领志愿者冒着零下9度的严寒,与方城县程庄学校校长董长欣一起,踏着崎岖的山道,走村串户,对贫困孩子进行救助,召唤孩子们返校读书;她呕心沥血,昼夜难眠,多方奔走,想尽办法,为该校捐助现金50余万元。对摇摇欲坠的教室进行了彻底改造,新建一座教学楼。教学条件的改善使在校学生由原来的6人增加到163人。先后帮助普照、小包庄、程庄等学校捐助免费午餐,盖起三所教学楼和餐厅共3561平方米,师生们感激地把此楼命名为“铭恩楼”。她一切以“别人比我更需要”为人生信条。生活简朴,甚至略显寒酸,长年穿着热心人送的旧衣服;一碗清水煮面条、咸菜配馒头,就是她的主打正餐;她租住的一间蜗居兼仓库,连一张床都没有,打个地铺蜷身而眠;她率领团队筹集捐出善款数千万元,帮助学校建设教学楼逾万平方米,而她和她的团队却一直是用自己的收入租赁两间简易住房办公,甚而近一年交不起租金。


  2010年,在她生日当天为感恩父母亲养育之恩,回报社会,她特意组织的一场给25所学校的大型捐助活动,现场,她当着父母和全体师生的面发下人生宏愿: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将爱心事业做到生命的终止。她说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大爱无欲是真爱,大爱无求是真情,大爱无私是真心,大爱无边是真言,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越分越少,只有爱会越分越多,成功哲学不是赢过多少人而是帮助过多少人!慈善的意义不是看你捐助了多少钱,帮过了多少人,而在于唤醒爱、点亮爱,弘扬爱,传播爱带动更多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爱心。她说愿做铺路石,终生为大家服务。把爱心事业做到生命的终止!她要用慈悲的爱去温暖她走过的每一寸冰冷的土地和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以“中国金牌志愿者”“全国五星级学雷锋志愿者”的姿态阐释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雷锋精神的真谛。


  在当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朱合兰的人生感悟是:对当下满意,瞬间美丽,敞开心扉,让阳光进来;春日花开,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万般带不走,唯有善随身,要让自己的生命之花,闭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加灿烂;她是资深志愿者,她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于帮助别人。她的足迹踏遍了全国的贫困山区。她的身影活跃于全国各地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层论坛,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她收养的孤儿桂霖说:我家生存不下去的时候,8岁的我和患小儿麻痹症5岁的妹妹由奶奶拉扯着。在最贫困的时刻,要不是朱合兰妈妈收养我们,恐怕都没有现在的我们了。孤儿虹霖说,感恩感谢妈妈抚养了我,教育了我,培养了我,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回报社会。她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先行者,她无我利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早已在朱合兰带领的志愿者队伍中传扬,志愿者如今遍布社会各个阶层。既有省、市、县各级领导,也有社会爱心企业家、艺术家,还有广大普通群众。朱合兰无我利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凝聚着大家,激励着更多的志愿者与她一道,投身志愿者慈善事业,为社会和谐进步殚精竭虑,奉献一切!她带领全体会员携手同心,砥砺前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金牌志愿者”、“全国五星级学雷锋志愿者”、“河南省国学会特优志愿者”等多项高级别荣誉称号。被北京、上海、重庆、西安、郑州、深圳等二十多地政府和组织授予“爱心传递大使”。践行着她“把爱心事业做到生命终止”的大爱誓言。


  朱合兰对做志愿者有其独到的诠释:做志愿者是精神免疫的渠道,是心灵成长的沃土;能增加自己的福报,能升华自己的灵魂。她把志愿者定义为: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为任何物质利益回报。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做义务服务的人。她在志愿者事业的努力践行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爱满人间雷锋精神”:知恩感恩,温柔和顺;不争不贪,劳动创造;舍己为人,成就他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利他给予,传播分享;付出布施,舍己利他;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任劳任怨,不图回报。制定了与全体志愿者共勉的“十规”来规范着自己和队伍。


  朱合兰个人荣获全国学雷锋委员会“全国五星级志愿者”,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河南省委“2017河南省青年好网民”,2015河南省国学会大爱义工志愿者联合会和家天下圣贤文化联合会“特优志愿者”等。其个人事迹入选河南省方城县好人馆、河南省唐河县委宣传部《石柱山》杂志、《南都人物》、《南阳名人辞典》志书、《共和共国骄子》等。其创办的社团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作为河南省南阳市唯一的社团获得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税局、河南省地方税务局、河南省民政厅颁发2016年度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并获得南阳市民政局2018年唯一慈善组织。


  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政府的王长保主任接受采访时说:“朱合兰是我看着她长大的,从小就爱帮助他人、做善事,她做的好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小包庄学校校长郭俊才说:“朱合兰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她不忘乡邻,经常捐钱捐物,帮助贫困学生顺利上学。”方城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夏天俊说:“朱合兰多年来走村串户帮助山区贫困孩子圆大学梦,并且帮助贫困山区盖起了三所学校的教学楼和餐厅3561平方米,在当地影响着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她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南阳市宛城区委办陈静主任说:“在朱合兰的带领下,大家在这条道路上无欲无求、无私奉献、爱心满满、勇往直前。”秘书长包学新说:“朱合兰是公益慈善的先行者,她20多年来每天都养成存一元钱的好习惯,长期吃斋饭、不剩饭、不剩水、她引导志愿者们每天最少做3件好事。践行忠孝礼、剩饭、剩水就乐捐20元钱。凡是志愿者出现的地方走时要比来时更干净。任何场合排队办事。她带领协会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遇难相助的传统美德,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青少年开展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为他们奉献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副秘书长邢海霞说:“朱合兰人那么年轻处处为别人考虑,她生活十分简朴,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白加黑,5加2,白天忙,晚上也加班,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工作之余去山村,陪伴孩子她最开心。朱合兰这样的人社会上不多见。他时刻引导大家做善事。”22中于顺华校长说:“无欲无求的朱合兰带抚养孤儿的感人事迹,我和媳妇看在眼里记在心,我和媳妇就带着全家人和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做志愿者。深刻的体会到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真诚的欢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积极参与、大力支持。诚心接受各界的监督关怀和指导。”南阳市政府办张海旺说:“活着的雷锋我没有见过,若说朱合兰像雷锋这是我亲眼所见。朱合兰是雷锋,带领大家学雷锋,社会需要有雷锋。她撒播爱的种子,孕育爱的森林。”南阳市委办杜学庆说:“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承的文明财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座丰碑。当代社会,当前阶段,我们肩负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们一代代人重任在肩,不可懈怠。朱合兰女士就是一个立于新时代的学习雷锋的楷模。”南阳市委办王建军说:“习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爱心奉献处处可为,爱满人间我们在路上,一直在行动。”南阳市教育局领导盛赞说:“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的救助和朱合兰的金牌志愿者的确名副其实,救助扎实,自身刻苦,团队专业,做事特细心,服务特周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感召了很多人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有困难就找志愿者。相信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救助行列,让爱满人间。”南阳市民政局领导高度评价:“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是非盈利性慈善机构,长期致力于对贫困孩子的救助,给予他们物质帮助,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帮助他们圆求学梦,大学梦,执著于公益慈善事业,点亮心灯,温暖整座城市,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推荐动态
我要捐赠

支持您喜欢
的公益项目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我要捐赠

查询我的
捐赠记录

查询我的捐赠

扫码关注甘露公益

  • 总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