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君 1974年生人,山东泰安市新泰市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喜欢创作小小说和诗歌,先后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北京小小说月刊》《中国矿业报》《当代矿工》《山东能源报》《辽西风》《华矿安全报》《青春潮》《新国风》《商业文化》《诚信山东》《联合日报》《泰安日安》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多次在小小说大赛中获奖。

“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双腿被拉进刮板输送机里,整个人一点点缩小,我大喊停电,停电,救命……。”我的邻居张西峰,平时我称呼他张哥,和我谈起那次事故时,总是流不完的泪。
那次事故让他终身难忘。
我很难想象,一个一米八多、体格健壮的汉子,一个篮球场上的运动健将,突然没有了双腿的滋味。张哥工伤前干维修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健健康康,和睦相处,有时忙些,但总是有种忙并快乐的感觉。她的妻子说:每逢我和丈夫带着孩子出去玩时,丈夫总是怀里一边抱一个,其乐无穷,我觉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这本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因为井下一次事故,改变了这个幸福家庭的命运。
妻子的回忆:3月26日,这一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和孩子们像往常一样等待丈夫的归来。丈夫在矿上一直上机电大班,每天下班从矿上坐车回家,一般30分钟就能到家,到家的时间差不多都在6点左右。但这一天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却一直没有见他回来。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电话,也没有办法和他联系,我们只好就这样一直等着。大概在7点多吧,丈夫的一个同事找到了我们的家,当时他对我说:张哥今晚不回家了,他在班上不小心被铁丝划了一下,没有大事,简单的说完以后他就走了。因为丈夫工作的环境特殊,我当时很不放心,就安顿好孩子后,急忙叫上孩子他姑和姑父,连夜急匆匆赶到了矿上,并找到矿医院,才知道丈夫出了工伤,并因此截去了双腿。知道情况后,我当时一阵眩晕,那一种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一般,那段时间里我天天以泪洗面,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丈夫出事截肢后,我们原本幸福的家庭走进了另一个环境。因为是高位截肢,大多时间丈夫都坐在轮椅上,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照顾,加上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也需要照顾,这些无疑需要我去承担。说实话,因为我身体不好,丈夫工伤前,重活我几乎没有干过,很多洗衣、买菜、做饭等事情丈夫也抢着去做。而现在,原来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琐事,对我来讲却显得那样的陌生,当我第一次外出买回一袋子面、更换一罐煤气,不得不拖着笨拙的身体去更换一个灯泡、去挪动一下沙发,我感觉都是异样的困难,如果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我所面临的还有时时刻刻要照顾丈夫,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
张哥的讲述:那天,按照工区安排,我和班组的几个人维修刮板输送机,当时措施都有,特别是停电开关有专人盯着。我负责在溜子上干活,正在专心干着的时候,突然刮板机开动起来,因为刮板机都是铁板和铁链子组成,转动起来很有劲,我当时整个人都在溜子上,一瞬间我的双腿都进去了,并一点点往里面拉,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双腿被拉进刮板机里,整个人一点点缩小,我大喊:停电——停电——救命——当停电以后,我的双腿已经全部进去,我接着就昏过去了……。当我知道我的双腿高位截肢后,我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那几天我真有不想活的念头,因为这个我精神上还受到很大惊吓。住院期间,有一次矿外一个受伤的建筑工人推到医院抢救,那个伤者的腿部大片肉划开外翻着,我看到后浑身发抖,十分恐惧,让我马上想到了自己经历的事故,那条血肉模糊的腿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双腿。提起那次事故,我才知道,当班负责看守开关的职工,由于听错了信号,误送开关,导致悲剧发生,每每想起那次经历,我只想说这么一句话,违章的活可千万别干。
近几年来,张哥很少去医院,一直家中进行疗养。他觉得,只有在家中,才能感觉到温暖,妻子一直全力照顾着他,穿衣住行、吃喝拉撒,都耐心的去做。截肢给他留下了一个病根,就是逢阴天下雨截肢处极其痛痒,为此,妻子总是坚持给他按摩,有时累的双手酸痛,但是看到他舒服的表情,一直毫无怨言的坚持着。在以后的日子,张哥坚持锻炼自己干家务,尽可能的做家务,慢慢地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他都干的得心应手,并因此扫去心理上的阴霾,脸上的笑容多了。
如今,家属区清早的小市场上,我常常遇到张哥一个人坐着轮椅,没有人陪伴,和他打招呼,他总是先把笑容给我,我看得出,他变得和以前一样快乐了。
张哥告诉我,他很相信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一旦降临到这个尘世上,便再无来生,不能返程。
有时,妻子推着他去散步,他看到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很是羡慕,他说真希望那次事故没有发生,真想是一场梦。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要勇敢地面对,就要快乐的活下去,因为生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