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年的时光
从辽宁
到新疆
就此驻足
这一行
让我们从此是亲人

2017年2月16日晚到2月17日早晨,一场跨越时空的寻亲、爱心接力在通往新疆的Z176次列车上上演。




老兵,向您致敬。虽然相隔万里之遥,而我们的故事却开始了

2月20日晚上,夏老到达石河子。在爱心企业新疆铭康冷链集团的安排下,入住石河子天富饭店套间休息.。后来夏老回去后发来了老兵的谢意!

“感恩所有志愿者的付出,爱心接力有你有我有西爱,愿革命老前辈身体健康!
历史不会忘记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老兵!”西爱石河子站站长唐唐代表全体志愿者向夏老赠送了三本兵团军垦纪念册
西爱志愿者还请新疆著名书画家潘劲伸题词留念,潘老师得知夏老事迹,欣然为抗战老兵夏老作画一副《金鸡报春》托志愿者转交夏老,祝老人身体健康平安长寿。
给老兵的一封信
夏老:您好!
得知您已顺利回到住地,甚是欣慰。我于6月3日收到了您委托西部爱心公益社石河子站唐站长转交的信函。我那一点本该做的举动,能得到您的肯定,感动的同时惭愧不已,您客气了!
夏老,您能来新疆,对我们这些兵团的子女心灵上也是一种慰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本是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的投诚部队,也就是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部分第二代、第三代子女皆为您们的后代,或者说您们战友的后代。我的爷爷原来是黄埔军校重庆分校十七期学员,甘肃酒泉人,解放后,没随部队进疆,组织安排就地专业,任甘肃酒泉铧尖乡乡长,1957年在五七干校改造时去世了。
时过境迁,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慢慢放开,告诉了世人们,国军在抗战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无论舆论如何改变,那些年您们流过的热血、分离的家人、被敌人践踏的故乡,都一一证明了您们也是这个国家的功臣。如今,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健忘,忘记那些看似和我们无关的事情,多年以来,我也试图去寻找和资助抗战的老兵们,可时间太久了,能找到的、健在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加上语言上、身体上的障碍,大部分已经无法叙述和还原那段历史了。不过,请您相信,我还会继续努力下去。
此次您来新疆,我由于自身不可抗力的原因,没能和您见上一面,非常遗憾,如有机会,还请您携同您的战友、家人再来一次,具体时间和地点提前告知一下,给我个机会,尽一下地主之谊,共叙那段辉煌的历史。
敬礼!
(注:本人字迹欠佳,信笺只好打印,请见谅)
新疆铭康冷链集团有限公司
张 铭 中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公益让我们的爱连成一个圈,爱的故事继续延续,心在一起,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