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为孩子们的真诚淳朴感动

我通过西部爱心公益社支教部三轮面试,才获得这次去新疆支教的机会。所以非常期待和珍惜。

   7月21日,我从海边美丽的滨城--------大连出发,一路向西。经过近5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新疆支教队的集合地-----乌鲁木齐。路途的劳累和艰辛使我在到达目地的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全身发虚,只想洗澡过后直扑床铺。队里的其他伙伴已经比我先到乌市,还有伙伴仍在火车上。

   当我见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伙伴时,我觉得感动和亲切,家麒,从内蒙古根河市过来的帅小伙,很温柔的抢先一步拿过我那厚重的大箱子,带着我走进预先订好的青旅。

波叔-----来自江西的黄波是我们的领队,他是个非常细心的人,当时我们一起坐的硬座,根本无法好好休息,记得很清楚的是波叔的肩膀,他一夜都没有合眼,只是默默的做我的枕头,有时我的脖子歪酸醒来,他就问我“要不要把肩膀抬高些?”“要不要把肩膀放平些?”“这样舒服嘛?”细节上的温柔让我感到不已,“我真的好幸福”当时我想。

  在这个团队里,我们所有队员都感受到来自互相的体贴和付出,在这个团队里,我很感动,很想说声:“谢谢”。

  当我们集合从乌市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到喀什阿克陶县,又从阿克陶县坐10个小时的汽车到塔吉克民族自治乡,途中遇到了很多鼓励,列车长给我们留下电话,要给我们订返程车票。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的友人为我们点赞,热诚而善心人库尔勒大姐为我们提前安排了食宿,爱就像火炬一样,通过不同的人传递,我们在感动的同时又觉得责任又重了几分。

大家都是从各地很远的地方跋涉而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塔尔乡民族中心学校的时候,大家终于还是松了一口气。这应该算的上是一次勇敢的旅行。这里的条件很艰苦,几乎没有电,用土灶做饭,焼的是柴火,几乎与世隔绝,但是村民和学校老师都非常热情。学校旁边的大妈邀请我们去他家吃西瓜,每一个人都很淳朴,虽然绝大多数不会说汉语,而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微笑和握手,说“谢谢”,这一切都是来自大城市的我们都难以体会的,瞬间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在这里支教了四个月的老师,他说:“我决定要留在这里,能帮孩子多少就帮多少。”他说话的时候眼睛很亮,语气很坚决。我问他为什么想一直待下去?他就说“这儿的虽然很偏远,物资少,但学生们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就常常摘杏子送给我们,你能想象嘛?他们那么小,拿着一根长竹竿,费力的掂着脚,把杏子一点点打落,有的甚至爬上树去揺杏,一颗颗的揺,杏子落在地上后,就用一块布,一个袋子,慢慢的挑,极其认真的把一个个杏子翻着看,青的不要,烂的不要,太熟的不要,小的不要……………….,挑完后恭敬的送给我们,然后羞涩的笑。”他扬起头,停顿了几秒,又说“他们有些很小就要放羊,一个人,很辛苦,根本无法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一心学习。有时候我实在心疼他们,就不准他们放羊,他们就笑笑,摇摇头,说这样不行,这样不好”

  我默默的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为孩子们的真诚淳朴感动,只想更努力,更努力一些。给他们带去一些收获。

今天我们开始招生,由于这个地方第一次来支教队,孩子们第一天来的不多,有二三十个,一二年级的孩子们说汉语很吃力。当我介绍我来自哪里,教他们什么的时候,他们都睁大着一双双美丽的大眼睛,充满着好奇与惊叹,当我说要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下课叫我红姐的时候,那些美丽的眼睛便溢着笑,羞涩的看着我。

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太可爱了,就会摸摸他们的脸和头,夸他们长得真好看,他们就会害羞的别过脸去,嘴角挂着笑意。

  看着他们,我仿佛在看着阳光下跳动的波光,欢乐,简单而又美丽……………………………………

           西爱暑期支教队新疆分队黄丽红及支教全体队员(高老师、黄波、何禹翰、孙家文、乔博、李媛媛、朱家麒,周家怡、殷路红、张姝媛、管红钰)

2015年7月26日   

推荐动态
我要捐赠

支持您喜欢
的公益项目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我要捐赠

查询我的
捐赠记录

查询我的捐赠

扫码关注甘露公益

  • 总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