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村组-PRA野外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地点:平凉崆峒区大寨回族乡穆家村(辐射吴存山、中庄、米家沟、穆家村四个自然村)
小组成员:丁文广杨莉 袁文君 马英佳 杜学斌 李天建 马有生 赵林 摄像师(9人)
参与人员:22日:38人次(包括村长,村支书,妇女管理小组5人,实习小组人员9人)
23日:17人次(包括村长,村支书,妇女4名,实习小组人员7人)
实习时间:2015年03月22-23日(实地调查时间:9小时)
实习交通:乡村城际公交
往返时间:单程32公里。行车55分钟
一、前言
通过三天的PRA理论和模拟培训后,3月22日至23日连续两天,我们前往穆家村进行实习工作;讨论伊山伊水在大寨回族乡穆家村投放的母牛滚动项目走访调查。参与讨论的人员有妇女管理小组,村长,村书记及36名村民和我们一行9人。除了入户走访之外,其他讨论和调研及图表制作都在穆家村村委会会议室;
二、调查过程:
22日我们小组一行九人,前往穆家村针对母牛滚动项目进行了调查;抵达穆家村是上午九点多点,因为有丁老师带队,当时我们抵达穆家村后村委会并没有通知村民,丁老师和当地村委会村长沟通后,我们就对原计划进行了调整,先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入户走访调查。而后和妇女管理小组在村委会进行了妇女小组管理制度的讨论和有关母牛滚动的相关知识普及;妇女小组一共来了5人。下午和村民讨论了有关母牛滚动项目的事情,并制作了社会组织关系图,资源图,农事季节历。参与的村民36人;23日因为我们这组丁老师有事情,另外一名队员马英佳因身体不舒服没有去,所以,只有我们一行七人。将问题树,目标树,母牛滚动项目的风险防范,就有关项目问题进行了矩阵分析。参与的村民17人。
三、调查工具:
1、实习小组分工(询问员,记录员,纸张/笔等管理员,观察员,协调员)
2、入户走访调查询问程序及如何与村民直接沟通的技巧;
3、PRA工具:问题树、矩阵图、目标树、资源图、社会组织关系图、农事季节历、村民小组划分表;妇女小组管理制度及受益情况、项目户激励制度、风险防范分析表;(项目可行性分析和SWOT分析作为讨论研究,没有制作)
四、调查结果:
(一)产出
1、22日:第一天实习,9.50-11.10进行了入户走访。共走访穆家村6户;
(图为:前往村民家入户走访)
在妇女管理小组的带领下走访第一户吴海云家,因为男主人不在,只有女主人吴海云的妻子,大约45岁左右。当我们进入她们家的时候,我们先打了招呼,然后大概参观了一下她们的院落。而后有丁文广老师作为沟通主持人和吴海云的妻子进行沟通,询问姓名的时候,女主人还是比较害羞,并一直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这个也许是作为山区妇女在家里的传统地位的缘故,也许是穆斯林同胞的一种传统观念。后来丁老师还有马有生就和女主人拉起了家常,大约沟通交流了十分钟后,女主人语言比先前多了一点,并告知了她自己的名字。这种显现在农村是比较普遍的。(妇女在家中无地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了解了一些吴海云家里的情况,之后再丁老师的沟通下,我们一并宣传了伊山伊水母牛滚动项目的想法,也得到了这位女主人的认同。
(图为:吴海云家走访调查)
我们从吴海云家里出来之后,实习小组分为两组,分头行动。
我和马有生,袁文君,还有两位妇女管理小组的代表一同走访了其他五户人家。在路上,和两位妇女管理小组代表聊天中得知村民们对伊山伊水母牛滚动项目的认知度比较好,同时积极性也很高。也得知穆家村当地村民大部分家庭都有一头或者两头牛的,并对养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掌握。
然后走访了童元宝家,70岁的老人,据说年轻的时候是村上响当当的中天能手,现在和两个分开过日子,童元宝说,因为年纪大了已经没有能力上山干活了,但是喂牛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对母牛滚动项目在穆家村的实施很欢迎,也希望能积极申请到这个项目。随后在妇女代表马金娥的带领下,不知不觉到了阿訇家(其妻子是妇女管理小组代表,与我们同行),另外一位妇女代表说,阿訇的妻子在家养牛的养的非常好,基本是全村养牛人的学习榜样。我们参观了阿訇家的养牛场地并看到了他们家被村民们一直认为养的比较好的几头牛。
(图为:阿訇家女主人和自己的牛)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童寸夫家,一家三口人,夫妻两耕种十几亩山旱地,因为家中有个17岁的孩子从小就生病,所以家中条件一直比较困难。孩子从一岁的时候就发现有问题,就到平凉中医院做了检查,但是中医院的大夫也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后来去精神病院再次复查,医院医生说孩子没有任何问题,至今孩子已经17岁了,其他都还可以,就是大小便不会避人,同时每天除了吃饭,其他的几乎都不会怎么做,但是行走和奔跑都没有问题。因为在常年的助学助残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家庭,所以,我和马有生沟通后,我们走了之后,让马有生有空再来一趟,把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个材料,我们西部爱心公益社试试能否给这个孩子做一些其他的检查。也和童寸夫沟通了,如果材料整理好,我们将会努力寻找相关的医院和一些赞助帮扶款,如果确定后,会告知他带孩子前往医院,但是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愿望,并不一定能实现,但是我们会努力的。
(图为:童元宝和马有生告别)
从童寸夫家出来又走访了另外一家,然后就接到了丁老师们小组的电话,赶回村委会进行妇女管理小组的制度讨论。
11.10抵达村委会后,我们实习小组9人、村长、妇女管理小组代表一同在村委会进行了有关“伊山伊水母牛滚动项目妇女管理小组”管理制度和受益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制定出了有关妇女管理小组管理制度。同时商讨研究了有关管理小组的受益情况和对母牛滚动项目扶贫户的激励制度和一些母牛滚动项目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都是通过妇女管理小组的5个人提议并有我们实习小组归纳总结。同时对村庄内卫生的治理做了她们自己的想法:首先她们妇女代表要做带头作用,将自己家和家门口及附近的卫生环境搞好,一次来带动其他村民;其次是她们将在农闲时候或者是在不定期的倡议村民对村庄内比如清真寺,村委会,主要道路附近的垃圾的清理等等。
(图为:妇女管理小组代表讨论)
(二)发现
1、女性村民:传统、无言语权、不敢做主、羞涩、普遍不识字。
2、男性村民:大男子主义,外出打工人员较多。
3、耕地:因为对外界的了解和沟通少,山旱地种植种类单一,对当地的山旱地不抱希望,同时我们调查提议整改灌溉设备的实施,好多村民一直认为没有必要,同时对当地的山旱地种植经济林不敢尝试。但是对于伊山伊水母牛滚动项目的配套种植苜蓿地很认同,其一,简单种植,花费时间少;其二,可以给牛的草料增添更丰富。
4、女童失学率高:这个主要是重男轻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家庭贫困的影响也很大。
5、对整改村庄电力设备很感兴趣,因为大部分家庭养牛都会依赖以电力设备进行给牛粉碎草料,但是村庄里面的电力不能正常的供应足够。
五、体会与感想:
(一)体会
1、本次PRA野外实习,打破了常规的培训方式,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并实用。
2、亲临现场,更好地体验到与村民一同交流,沟通,探讨,研究项目相关的管理及进展,这是PRA真正体现出来,接地气。
3、让实习小组成员在参与式中体会参与,协作的合作模式更加具体化。
4、在参与式中,利用PRA工具的使用,更能明确项目实施的优劣势和进展及延续的循环,以此带动其他更多的项目介入。(环保,公益,山旱地的整改,种植类型的多样性等)
5、通过PRA的使用,节省后续跟踪回访的人力和财力的节省。(主要通过当地妇女管理小组,让扶贫户直接参与的方式,避免经济纠纷。)
(二)感想:
1.有助于扶贫户的自主发展;(养殖,种植多元化发展)
2.有助于项目投放机构的管理;(人力,财力的便捷式管理)
3.有利于其他公益机构的切入协作或者合作;(避免项目的重复投放)
4.有利于带动当地的循环经济发展;(带动环保,公益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六、实习小组评估:小组团结,分工明确,积极协作;
小组成员个人情况说明:
1、组长:丁文广: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理事长。本次PRA培训讲师
2、助理:赵林:西部公益爱心社创始人,自2003年开始至今从事公益活动。比较欠缺的是对问题的归纳总结,主要担任协助实习流程工作安排。另外附带负责拍照。应变能力强。(工作安排不完善)
3、袁文君:庆阳市雨润环江爱心协会会长。因为庆阳和平凉方言近似,所以,在与村民沟通中一部分问题的衍生提问及沟通比较多,和小组成员的相处很和谐;
4、李天健:甘肃省应用心理学协会办公室主任,稳重的男人,对于问题的层次感很强,在绘制各种PRA工具图中,有很强的逻辑性。担任访谈中的记录人员。做了大量的数据及文字记录;这是我们小组总结的依据;
5、杜学斌:甘肃乐益帮志愿者协会会长,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对公益理念比较强,在使用PRA工具的时候,与村民的沟通和引导比较好。担任实习中纸笔管理任务,同时负责午餐付费管理。
6、马有生:平凉众益农村社区发展协会会长,平凉当地人,对我们实施母牛滚动项目的穆家村各种情况都很熟悉,并且和当地村民也比较熟悉,这给我们这个小组给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在与村民沟通方面很方便。
7、杨莉:宁夏沙坡头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主任,在和村民的沟通和访问中,主要做了观察员的角色,对实习工作比较认真,同时在使用PRA工具方面,引用性比较好。 和成员协作工作做得很好!
8、马英佳:宁夏同心东阳女校,很少说话,但是针对访谈中的记录做的很认真;(也许是和我们大部分成员在年龄上有差别,所以,和成员的沟通少。)
赵林
2015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