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炭窑沟第一周支教总结 文/康家兴

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010 于 2014-8-4 17:36 编辑

坚定支教信念,汇聚点滴爱心,拿出耐心勇气,给予温暖心田

————第一周支教总结

      转眼来到炭窑沟小学支教已经过去一周,时间过得很快,从刚来到学校令人陶醉的青山绿水,到后来半夜紧张的备课过程,再到生活细节中与夏令营队的不断摩擦,这一周忙碌却令人兴奋,艰苦却满心欢喜。

      来到学校完成了招生、启动仪式、打扫教室卫生等内容后,便开始了正式授课。一二年级合并在一起上课,有九名学生,年龄小比较调皮,刚开始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以至于把他们班主任都气出了教室,后来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上课开始变得更加严肃,他们也变乖了,我相信我们拿出更多的耐心对他们,他们会越变越好。其他年级上课秩序都挺好,但是因为孩子们知识面太狭窄了,他们很少看电视,对外面世界了解的非常少,导致上课过程中很难进行课外拓展,之前准备的教案很多都用不到。

      在五年级有一个叫阿福的同学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在给他上地理课的时候,他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对知识的渴望,他眼睛很大,在我讲地图时,其他学生都在胡看瞎问,他却眼睛一直看着我,我说完什么他都认真的点着头,相比其他同学知识面要广得多。上午放学后,很多学生不回家就在学校里等到下午上课,大部分同学都在外面胡跑打闹,他却一个人坐在我们的办公室里看书,看着我们带给他们的书,真的非常认真,不管其他学生怎么跑都影响不到他,让我很感动,我们来这真的不是所谓的体验生活或作秀,我们带的物资并不是走形式走过场,我们确实是可以帮到他们,在大山深处的渴望知识的学生们是真的需要这些。

      第三天时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本次家访共去了4户人家,共七名学生的家庭,家访主要向家长们叙述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然后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在不同角色中的表现。然后了解了学生家中的经济情况,家中各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

据之前的了解,炭窑沟村大多数人家都是家中有三四亩地,然后再有或多或少的牛羊放养以维持基本收入,然后会有家长两人都外出打工的,这样家中条件会好一些,这样学生就由爷爷奶奶抚养。

第三个家庭让我记忆深刻,这是一对兄妹家庭,哥哥刘建兵上三年级,但显得比同龄学生大很多,看上去总不是那么机灵,妹妹刘小敏也不爱说话,感觉也没有学习热情,一看到他家,就发现他家破破烂烂的墙,家里院子里都是泥,和其他学生家里差别很大,我们和其他学生了解到他们全家一直在新疆,最近才回到老家炭窑沟村,并且家里父母和其他村民关系都不好,家里四口人孩子上学,父母务农,家里牛羊也不多,勉强度日,但最让人无奈的是两个孩子都不好好学习,成绩特别差,哥哥都12岁了才上三年级,看上去还是很傻,妹妹也很不争气,有一次我问她你的梦想是什么,她的回答是看电视,我看到他家客厅的上方横挂着“天道酬勤”四个字,巨大的反差让我心情沉重,父母渴望用勤奋获取成功但打工十年却还是一无所有,日益变老的他们将家庭的全部希望寄予在两个孩子身上,但是真实情况却令人堪忧,我真的很难过,在他们家我没有看到这样的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光明,从他家出来我的心里就像被一块巨石压着堵住了所有出口,不知道我能为他们做一些什么。

      其他家庭相对较好,总体来讲感觉这次家访不是很成功,因为家访的太早了,老师对学生的认识还不是很足,不能给家长们提出一些关于学生成长的针对性的意见,导致家访时信息交流成为单向流通,咱们只搜集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却没有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帮助,下次家访前要注意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使得信息双向流通。

      中间,我们还和同在炭窑沟小学的夏令营队伍在生活中产生了不少摩擦,我认为产生摩擦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缺乏沟通,我们两队个别队员之间产生了误会,再由两队队长相互沟通,在没有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很难还原事情真相,所以导致两队队员之间见面不再说话,互相看不惯,有些事情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但都憋着不说,心里的怨恨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深,只要以后互相都可以笑脸相迎,这种问题都是很好解决的,两个队共同在一个偏远的小学这本是一个缘分,希望可以在这偏远的高寒地带互相带来一丝温暖,

  




                                   康家兴

                          二O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推荐动态
我要捐赠

支持您喜欢
的公益项目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我要捐赠

查询我的
捐赠记录

查询我的捐赠

扫码关注甘露公益

  • 总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