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支教】为爱前行,爱在路上-----陈浩

本帖最后由 管理003 于 2012-9-28 16:54 编辑

2012713日至2012730日这18天中,我和另外九名同学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新生小学进行了实习支教活动。

在这十多天的支教活动中,我接触了很多当地的信息,也了解到了当地的许多问题。在土门这个地方,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水资源的缺乏。不同于上海随时随地都有自来水可以取用,在土门所有的水都是靠人工去打水才能使用,而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够打到水,这让我一度不是很习惯,也就要求我对于水资源的使用更加的节约。

在家访的时候我发现当地家庭的经济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好的家里条件很是不错,砖墙瓦顶,内部装修也是墙上涂着雪白的涂漆,地砖亮的能够找出人影;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DVD机整齐地摆放着。然而经济困难的家庭有的都还是土房子,地面还是泥土和砖屑混杂的,老旧的柜子上放着一台破旧的电视机,或许这就是他们家唯一的电器了。而造成这些经济差距的愿意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因为当地在修建省道,很多家庭因为省道穿过自家的田地而补偿到了很多资金,据说最多的一家补偿到了100多万,在那个没人每日消费几乎不超过10元的地方可以说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了;第二则是因为劳务输出的原因,如果家里有人外出打工或者在镇上的电石厂工作的,那么家里的经济条件就会好上一截,外出如果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那么家里的条件可以算得上是镇子里面好的了,而如果只靠每户平均67亩地的微薄收入,那么家庭的经济条件就令人堪忧了。

然而,无论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当地对于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实在令人堪忧。虽然每家每户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希望,期待着孩子能够考上大学的一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们都没能够在小学这个关键时期昂祝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双方如果都外出打工了,那么作为留守儿童的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是靠着自己的祖父母来照顾。而祖父母们普遍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他们只能够满足孩子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根本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而且很多调皮的孩子对于祖父母们的话也是不听的,于是孩子们每天基本除了学校里学习之外就造成了在家里不碰书本的情况,对于回家作业的正确与否、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在家中都得不到解决。而如果父母一方或者父母都留在家里的孩子,虽然在每日的回家作业方面有了人进行辅导,但是由于当地家长的观念问题,他们从不督促孩子在放学回家后除了做作业以外还要对每日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以及对于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孩子们每天做完作业到睡觉之前的这数个小时的时间都是孩子们进行娱乐玩耍的时间,这就是的当地的小学生在于家庭中的学习时间少之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不仅仅是在家中的学习时间问题,当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老师放在班级中的东西经常会被学生拿走,更发生过学生进入老师寝室进行盗窃的情况。而且在学生和我们老师逐渐熟悉之后,消除了那一份隔阂之后,很多学生对老师都存在着没大没小的情况。不仅如此,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很多孩子,无论年级的高低,都有着对父母顶嘴,甚至争吵的现象。这些现象让我对于这些孩子将来的人品很是担忧。

在这次的支教过程中,我主要负责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以及三、四、五年纪部分的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所有年纪普遍存在这两个问题,一是汉语拼音很糟糕,二是对于老师教过的内容貌似完全没有记住。后来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以及家访过程中同家长的交流,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首先就是由于方言的原因,导致学生们在普通话方面的某些错误保持了惊人的一致,其次就是当地老师教学的原因了。根据我们的了解,当地老师有很多都是年老的教师,本身水平有限,而且很多老师都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行着教学工作,导致许多地方学生根本没有学会,或者直接就是学的是错误的。这也是家长们对于学校最大的诟病。老师的不负责任、学生回家之后对于书本的不再触及以及家长对于学生教育的不足和力不从心,这三方面综合导致了当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理想。

除此之外,这次的支教过程中,我个人也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在信息上我了解了更多有关于西部的情况,对甘肃那里的经济、教育情况得到了深刻地认识,也很好地历练了我自己。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对于团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游乐具体的认知,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加强了我与他人之间交流合作、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了当年小学老师教育我们时的那份幸苦。

对于那些孩子们,离别的那一刻我更多的是感到不舍,毕竟一起生活了半个多月。虽然上课时总会对他们很凶,但是离别的那一刻看到了他们纯真的笑脸以及纷纷送上来的礼物,听到那一声声老师再见的声音,泪水还是忍不住留了下来,多么希望能够再和他们生活上一段时间,教会他们更多的知识。


推荐动态
我要捐赠

支持您喜欢
的公益项目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我要捐赠

查询我的
捐赠记录

查询我的捐赠

扫码关注甘露公益

  • 总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