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新闻】行善何妨“偷着乐”

本帖最后由 管理003 于 2018-11-21 21:35 编辑

道德的涵养不是靠一哄而上的煽情就能实现的。为那些发乎内心的良善和美德,预留一些可以“偷着乐”的空间吧。



行善何妨“偷着乐”


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被提倡的美德。早上接连看到两条寻找好人的新闻,不禁感慨,这些发自内心的善意总是最动人。


一条这样说:“杭州这个小伙子,超帅的!你在哪里?大家都想说声谢谢你!”说的是一位小伙子在街头人工呼吸救了一位大爷,媒体为此发声要把他找出来。


另一条这样说:“终于找到他!暴雨后这位杭州大伯的一个动作,全城都被暖到了!”说的是一位杭州大伯雨后顺手清理街头下水口的杂物,媒体与公安联手终于找到了他。


但凡看到后面这条新闻的人,大约都会有感于群众的力量。好心的大伯终于被找到了,大家终于又认识了一位好人。可是另一头,笔者心里又起了一个念头:怎么又在全城热搜好人?


那些温暖了你我的凡人好事,总在匆匆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一缕温馨与暖意。这样的举手之劳美不美?美。但每次遇到这样的人与事,总有人情不自禁倡议来一次全城搜索,声称“一定要找到他”。这到底有没有必要?


理解舆论“追捧”背后的初衷,必定是一种良善的愿望:希望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走向更好。在公共道德建设过程中,也确实需要给予正面榜样和反面典型一定的“曝光率”,以期扬善惩恶。可是如果动辄对一些举手之劳发起全城热搜,司机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你要热搜,行人对司机竖起大拇指你要热搜,某人扶起摔倒的老人你要热搜,老人摔倒后坚称“不讹人”你也要热搜,当热搜成了习惯,道德的宁静也就难免被掺入涟漪,助长浮夸。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到底出于什么?应该是出于内心的良善。人们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好事,感到内心舒爽,是因为它契合内心的道德准则。这种源于道德的指引,才是善行的根本动力,绝非“让别人知道我的善行”。多数时候,恰是行善之后内心的“偷着乐”,给我们带来愉悦。过度的曝光,把过度的美名负载于一些举手之劳,反而会减损行善者的道德满足感,破坏内心的宁静。


道德的涵养不是靠一哄而上的煽情就能实现的。为那些发乎内心的良善和美德,预留一些可以“偷着乐”的空间吧。如果媒体报道了也就报道了,但未必事事都有大张旗鼓“穷根究底”把人“翻”出来的必要。对社会而言,当我们看到那些凡人善举的一刻,能否从中默默地汲取暖意,同时点燃自己心中的正能量,并在实际生活中传承下去,这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事。如果围观只是流于感怀,好只是别人的好,就会产生与我何干的念头。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王玉宝

转自:公益慈善论坛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


推荐动态
我要捐赠

支持您喜欢
的公益项目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我要捐赠

查询我的
捐赠记录

查询我的捐赠

扫码关注甘露公益

  • 总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