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的两会即将接近尾声,而来自全国的人大代表们关于“慈善”都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慈善声!
脱贫攻坚1李晓林:建议制订“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健康扶贫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慈联理事单位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目前,在我国疾病仍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全国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占比在40%以上,其中又以儿童群体的致贫、返贫问题最为严重。
李晓林建议,一是参照“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模型,从国家层面制订和完善健康扶贫政策;二是由国家财政、社会组织、地方政府等共同筹资,以每年人均保费40-50元的标准,为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儿童提供商业大病补充保险。
“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模型是由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通过6年数据累积和实践检验,总结出来的补充医疗保障模型,采用“地方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公益组织”三方协作模式,为贫困县0-16岁儿童提供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
“大病医保”公益基金已陆续在全国开设了11个合作试点项目,累计投入保费4700万元,为125万人次的儿童免费提供了全国跨区域、不限病种、可带病投保的补充医疗保障,其中有7,571名儿童获得赔付,赔付金额超过3000万元 。
2成龙:扶贫攻坚,艺人责无旁贷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
成龙建议,组织影视艺人履行社会公益责任,参与扶贫攻坚。“影视艺人作为高度受关注群体,在参与扶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能以各自的影响力吸引社会的关注,吸引各界力量一起深度参与进来,也能以更健康的公益形像引领粉丝的正确社会价值观,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他建议,应当以国家对口扶贫的贫困县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目标,组织影视艺人代表认真调研,并针对性实施扶贫计划,做好物质调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
同时,他强调,扶贫不仅要物质扶贫,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要以对口的贫困县为依据,由影视艺人分组根据贫困县的相关故事创作精准扶贫的电影,通过影片推广宣传,吸引社会资源,实现扶贫脱贫。”他认为,影视艺人所参与的扶贫项目是长期战略,要始终履行义务与责任,要持之以恒,深度关切,逐步提升扶贫工作水平。
行业1翟美卿:应推动慈善行业组织加强行业监管全国政协委员、中慈联会员单位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主席、香江集团总裁
《慈善法》实施以来,慈善组织有序发展,但同时,社会组织中“非慈善组织”部分存在监管法律真空,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近年发生的数起打着慈善旗号非法集资的案例,涉案金额之大、牵涉人数之多,令人触目惊心。快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刻不容缓。
翟美卿建议,首先应完善《慈善法》配套法规、明确民政部门作为慈善事业主管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推动慈善领域联合型、行业性组织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还应鼓励建立第三方专业监管评估机构,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优化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方式。
2蒋颖:应完善公益领域评估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公益组织的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这也对公益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更大透明度、更高公信力取信于公众,成为摆在公益组织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蒋颖认为,只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才能称之为“有效公益”,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公益组织评估体系。中正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快速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为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一片沃土。
环保1马化腾:鼓励公益组织投身国家公园事业全国人大代表、中慈联理事单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长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
马化腾建议,应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社会公益机构作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桥梁,在参与全民工程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出台为公益组织积极投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事业,参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契机。
建议制定《国家公园法》,明确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的法律地位及工作范围;建立健全国家公园公益捐赠、协议保护等机制;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推动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和自然环境教育方面的作用;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利用社会公益组织及各界力量,加强国家公园传播和舆论引导。
2九三学社中央:应推进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环境保护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在参与环境治理中存在制度不健全、手段缺合力、能力欠发展等困境。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强化环保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制度建设,建立政府和环保社会组织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环保社会组织资源组合的统筹机制。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建立分级分类登记管理制度,明确环保、发改、国土等部门根据政府环保职能分工,为社会组织作为承接环保公共服务重要的主体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政府和环保社会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以行业协会商会行政脱钩为契机,健全环保社会组织相关管理机制。
建议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本土环保社会组织积极“走出去”。
另外,建议拓展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将适宜环保社会组织承担的环境公共事务纳入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地方成立环境保护基金会,探索建立环保社会组织孵化机制,逐步完善社会组织财税优惠政策。
3 ++++++++++++沈国军:鼓励公益机构参与自然保护地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地基本上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策略、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系统的规划,造成保护空缺、资金短缺、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
沈国军建议启动《自然保护地法》立法工作,明确公益组织参与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参与方式和途径等。
建议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参与自然保护地管护的激励机制。如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公益组织通过购买商业用地、有偿流转等手段获得集体土地,捐赠给保护地建设;出台补贴政策,对保护较好的公益保护地进行补贴;出台土地政策,鼓励公益组织等主体成为承包人承包土地实施保护项目,也可以以资助人身份资助他人承包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土地,按照协议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出台人才政策,对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建设与管理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公益性人才给予一定薪酬补贴和荣誉奖励等。
>>>>未完待续,期待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