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业有时候会被人视为是在做“社会创新”,其实在我理解,公益行业中真正能够进行社会创新的并不多,但公益行业确实是需要“社会创业”的。
有些人一提创业就很激动,以为创业一定意味着创新,孰不知,创业和创新,其实没什么关系,世界上多数型的创业,都是传统创业,而不是创新型创业。只是因为社会上传播得比较多的是创新型创业,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创业就要创新,没有创新的创业,都不好意思说是创业。
创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人的完整性和立体性,一个一维的人,二维的人,从此变成三维的人,四维的人。
没有进入创业阶段的人,多半是一维的,最多是二维的。
所谓的一维,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只做一个主业,比如当会计的一直在当会计,做研究的一直在做研究。这样的分工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社会确实要细分化,细分化的后果就是要求“人变得专业化”,于是后果就是同步要求立体的人压扁,缩成点或者线,就成一维化。这样的人很幸福,但也很不幸。
所谓的二维,就是在“专业化”之外,可能增加了一个内部管理的小权限,比如成为某个部门的负责人,比如成为某个矩阵的矩阵长。但由于只是在内部,因此,仍旧不够立体,所要展现给社会的生命形态,也最多是横轴与纵轴两条线。但有了两条线,就如桌子有了两条腿,就会蠢蠢欲动想去匹配第三条腿,就有了奔向创业赛道的可能。
一旦创业了,人整个就立体了,第三条轴线就长出来了,人的整个身体也都开放了,不像过去只开放局部甚至极微小的一部分,其他的部分都被雪藏或者压制。因此,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的维系不同,也在于生命潜能的开发性不同,也在于人的接收和表达的全面性不同。
一个创业的人,浑身上下所有的天性都可能成为创业的元素和动力,而一个不创业的人,无论其性格看上去多么有趣,但展现给社会的,终究太过单薄与微小。创业的人整个处在拼命吸收和拼命释放的状态,而没创业的人则更多的时候像个黑洞,只进不出。
从人的本性上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创业的经历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为局部人或者零件,没有一个人愿意长期、终身成为某个大机构的一枚小细胞,“在原子级的状态里实现自洽”。每个人都不愿意让生命的多种可能只展现为一种可能。
因此,在公益行业,要想尊重人的这个本性,实现每个公益人的梦想,公益机构就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努力打掉此前被戴的枷锁,清除此前被灌输的毒药,让其还原到最真实的生命本体;二是努力促进其独立的表达和原创,让其整个生命与社会生态系统充分交融,在持续而多向的互动中实现生命原力的真实表达,提升生命本体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提升生命本体的创造和表达能力。
实现了这两点,一个机构就可能成为公益人的联合创业平台,而不再是传统的那种机构掠夺个体的形态。完全转向为机构只是用来支撑个体成长和创业,机构只是协助个体与个体互相辉映。很自然地,机构就成了充分展现每个个体自由创业之美的公益生态群落,就如有了荒野才了自由奔放的生命。
然后,我们再回头来看创新。会发现,再好的创新,也只是一个维度的突进,一条轴线再长,也只是一条线而已,不可能真正的长成立体空间。必须有其他的资源或者能量的匹配,才可能让创新转化为创业。而这个匹配依靠一个人基本上是无法生长齐全的,需要社会多系统的全方位辅佐和助成,个人可以成为立体,机构则在立体之外,还要成为一个部落或者群落。在这样的互相激发和辅助的系统中,一个创新才可能成为创业,一个创业才可能成为成功的创业。
作者:冯百亿 来源:卖风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