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1600亿销售额!俨然,“双11”成为消费者一个特殊“节日”,一场全民购物狂欢。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今年“双11”期间全国快件量超15亿件。“剁手一时爽,买完垃圾场”。买买买的背后,是百年难以降解的包装材料堆积成山。
仅2016年,中国扔掉的快递垃圾可铺满40万个足球场,使用的胶带能绕地球赤道425圈。减少快递垃圾可以做些什么?长远看,怎么保护我们的家园、给子孙留下一份遗产?
前不久,国家邮政局、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其中提出,明确鼓励快递企业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开展“快递业+回收业”的定向合作试点。
年超400万吨的快递包装垃圾,推进绿色物流的理想也必须落实为一项项具体措施。比如,一些电商试水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等绿色包装,就是可行的办法,既压缩了成本,也节约了资源,是企业用市场化手段探索绿色物流的新模式。
但目前看来,这一新模式的实行效果不尽人意。“信手可用,用完即扔”的使用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变。快递企业为顺应客户需求,也难以完全推行这一新模式。虽然近期纸箱原材料价格上涨,已让电商、快递企业和消费者感觉到了压力,但要让各方面都有动力采用新的共享模式,还要在自觉自愿上下功夫。
如何在一个电商被提升为“新四大发明”的国家推行快递包装的绿色化、环保化?
首先,必须认识到,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才是最好的环保方式。
先进环保国家或地区都鼓励尽量少产生垃圾、不乱丢垃圾。比如,在社区设置垃圾分类并安排固定投放时间,在街头则较少设置垃圾筒,在一些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甚至不设垃圾筒,行人产生垃圾必须先放置自己背包中。这些设计都是在提醒人们,尽量不产生垃圾,产生后自己妥善处理垃圾。这是一种强制推广环保理念的有效方式,首先你得减少垃圾,再谈妥善处理垃圾。
第二,必须有让垃圾再回收利用的好模式。
垃圾再回收利用的前提是垃圾分类。这方面中国也宣传多年,但实施的效果并不佳。一些城市开始实行强制分类措施,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行业即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兴起,企业提供上门回收可再生资源(包括快递垃圾)的服务,居民通过手机APP或微信下单,预约好时间,只等着回收员上门即可。然而,这些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项目失败较多,让人不禁思考,怎样的互联网回收模式才能够持续下去?
萌芽中的“互联网+”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导致他们回收成本高,产业链短,向再生利用环节渗透不够。而生活类再生资源除电脑、二手手机等电器电子和废金属外,大多是低价值生活废品,再加上居民和回收者在再生资源价格、回收成本等关键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所以,“互联网+”回收企业盈利模式,有待摸索出一条光明的路径。
目前更现实的运营模式,是对资源回收项目给予政府补贴,对参与这一行业的企业提供低价甚至免费土地,减免税收,并给予适当的运营费用补偿。但只有完全市场化的经验才是可持续的方向,我们还没有找到一条机制创新的道路。
第三,必须有强有力的立法、执法,才能让绿色消费成为主流。
针对国内电商和快递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法规约束以减少包装垃圾。一个显著的例子,是“限塑令”实施近十年来,效果不佳。事实证明,只有生产、流通、消费三方共同推动,才能让政策落到实处,即生产企业使用环保材料,商场拒绝非环保包装,消费者自觉选择环境友善产品。目前来看,仅严格立法是不够的,还要严格执法,才能达到“限塑令”的制度初衷。
治理一次性筷子、泡沫饭盒、超市塑料袋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要有公约,公民要有公德,法律强制是最后的底线。同理,治理快递垃圾,需要法规,更需要企业的自律、消费者的自觉。
试想,若干年后,子孙后来看到今日“双11”狂欢后垃圾遍地的场景,将怎么评价我们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评论员/闫肖锋